13国联军演习开启,意图打造“对华包围圈”,而几乎同一时间,台湾高调公开所谓“可打到大陆纵深”的自杀无人机。美国也被曝光正秘密在澳大利亚、帕劳甚至菲律宾苏比克湾大规模建立前线弹药库策略聚宝,这是要“备战台海”?这一连串动作是巧合,还是联合造势?大陆又会如何应对?
据环球网报道称,25日,美国和印尼等13个国家举行的“超级神鹰之盾”联合军演已经开启。规模声势浩大,创下历届之最。
很明显,这就是一场在中国家门口刻意安排的“肌肉秀”,意图打造“对华包围圈”。美国也毫不掩饰,声称这是为了“阻止任何试图以武力改变现状的人”。
今年以来,美国主导的联合军演太过频繁,“部队重返太平洋”、“护身军刀”等演习刚落下帷幕,就迫不及待地开启新一轮军演。
在“超级神鹰之盾”联合军演开启的同时,美国伙同菲律宾、澳大利亚联合主导的“波浪—2025”多国演习也在同步进行。
此次军演,首次尝试从澳洲远距离投送兵力至吕宋岛和巴拉望岛。澳军派出1200人、多架战机与舰艇参与,演练两栖支援作战。
这次军演表面上是增强菲国防务能力,实则是在测试美同盟体系内“域外力量快速介入未来可能的冲突”的可行性。
美军显然企图打造一种“菲方作支点、澳日等国作援手”的梯队式布局,从而缓解自身在西太机动性不足、供应链易受打击的劣势。
不过,比起这类几乎年年上演、缺乏新意,没啥实际效果的联合演习,真正值得警惕的策略聚宝,是美军正在悄悄推进的另一项实战化举措,把军火库直接搬到亚太前沿。
据军事网站《Naval News》披露,美国海军陆战队正在大幅扩展所谓“预置库存”据点,计划在澳大利亚、帕劳等地储备大量弹药和作战物资。
而这还只是美军整体战略的一环,几乎同步,菲律宾苏比克湾一座大型仓库也已启动装备预存。菲律宾表示,将在未来30年为美国提高军舰产量的计划提供支持。
这么着急的创建“临时弹药库”,美国战略意图再明显不过。
菲律宾并没什么实际战斗力,南海争端完全处于下风,美国用南海作为幌子,实际上在意的,其实还是台海。
自从赖清德上台后,“台独”就没消停过,近日,几乎与美军动作同步,台军也突然公开了所谓“劲蜂四号”远程自杀无人机。
台湾方面宣称该机型航程可达1000公里,能攻击大陆中部与北部的关键目标,语气之高调,仿佛手握什么“不对称战力”。
实际上,这款基于美制靶机改装的无人机,最大速度仅0.69马赫,体型小、非隐身、亚音速,这些特征在我军现役防空系统面前,几乎形同“慢速靶标”。
我们在仔细对比一下,解放军日常训练所用的JY-180靶机,速度0.53马赫、尺寸相近,早已是常规拦截对象;而真正体现练兵强度的,是已列装的JY-260隐身靶机,速度0.85马赫、雷达反射面积仅0.01平方米,还能模拟不同大小目标。
换句话说,台军吹嘘的“千里突防”利器,实际性能还比不上我军日常训练用的靶机。所谓威胁,更多是政治宣传,军事意义微乎其微。
为震慑“台独”,央视还特意公开了远程箱式火箭炮精准打击海上目标的画面。这款武器系统反应速度快、射程覆盖广、打击精度高,不仅能有效反制沿岸目标,更具备“源头摧毁”能力,也就是说,一旦对方机场、港口或弹药库有异动,解放军可第一时间实施火力压制。
我们注意到,今年以来,央视也一改往日低调风格,开始频繁公开关于解放军武器装备和相关演习的画面,在震慑“台独”的同时,也是在警告美国等域外国家。
美国军演越频繁,越说明自身已经难以维持在亚太的影响力,美国既想遏制中国,又担心传统军事优势流失。所以美军一边组织联合演习维持同盟形象,一边加速推进弹药预置、供应链前移等实战准备。
但问题在于,美国的盟友体系并非铁板一块。法国在太平洋政策上相对独立,新西兰多次强调“不站队”,东盟国家也大多不愿在中美间明确选边。这种国家和美国开展军演,不过是迫于政治压力,做做表面工具,一旦涉及自身利益,美国前沿部署的战略就会瞬间破灭。
从当前趋势来看,未来美国势必继续推进军火库前移,甚至可能在更多东南亚或太平洋岛国建立物资点。
但好在,中国已经具备真正意义上的体系对抗能力。从高原到海岸,从远程火箭炮到隐身靶机,解放军的训练水平和装备代差,已能有效拒止绝大多数区域挑衅。
美国看似来势汹汹的“战略威胁”,实际上既吓不住中国,也扭转不了自己在西太日益吃力的战略态势。
淘配网官网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