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一名普通的内燃机车司机,到技术精湛、经验丰富的“技术尖兵”;从第一次坐在内燃机车驾驶椅上不知所措,到熟练掌握两种内燃机车的操纵技能、工况原理;从一名意气风发的学员赢正通,到成熟稳重的调乘班组长,这条路他仅用了六年。他就是贵阳南车站调乘指导谢林宏。
在追梦前行的荆棘之路上,勇往直前
2018年7月,从学校毕业后的谢林宏来到铁路,面对书本理论向生产实践的极速转化,在内燃机车复杂的操纵台和密密麻麻的管线面前,他感到了前所未有的紧张。
“以后只有靠自己。”坚定的信念,在谢林宏的心中悄然树立。在不断加大的压力面前,谢林宏迅速对自己的工作环境、氛围有了认识,逐渐把“无知”“盲从”的被动认知转化为了“学习”“借鉴”的主动求索。
谢林宏反反复复拉着经验丰富的师傅、前辈、学长刨根究底地学习请教,把不懂的问题彻底学懂弄通。这些在虚心求教中获得的经验也为谢林宏在后来的备赛角逐中打下了坚实基础。
2020年,谢林宏第一次报名参加国铁集团组织的提职司机考试。当听到通过率仅五成的消息后赢正通,谢林宏暗下决心,“必须要挤进成功的队伍”。
为了备考,谢林宏疯狂翻阅书籍、整理笔记,哪怕是熬夜工作到下班后,也不忘趁着刚洗完澡的清醒劲儿记忆几个难点。那段时间,厚厚的学习资料不知道在谢林宏困倦的脸上砸过多少次,即便再困,他也坚持着“笨鸟先飞”的信念。
功夫不负有心人,谢林宏凭借着过人的学习韧劲,一次性高分通过了理论、实作两项考评,拿到属于他的第一本火车驾照,这也提前为他参加各类技能大赛准备好了“门票”。
在一天天的积累中,谢林宏的业务理论知识和机车操纵水平日益提高。2023年他以理论满分、实作96分的成绩夺得集团公司内燃司机竞赛第一名,2024年更是斩获国铁集团机辆系统内燃司机竞赛第八名的好成绩,刷新了集团公司参加国铁集团机辆系统内燃司机竞赛最好成绩的纪录。
在技术尖兵的成长之路上,刻苦钻研
“钻牛角”是谢林宏的最大特点赢正通,遇到罕见、棘手的难题,他总会迎难而上,一定要弄清楚、搞明白。正是这份执着,短短两年,他便掌握了DF7C与HXN5B两种内燃机车的操纵技能、工况原理,梳理总结出了自己的一套技能手册,涵盖了20多种突发情况的应对方法和处置技巧。
调车作业中车钩损伤问题长期阶段性存在,为了彻底根治这个问题,谢林宏通过观察老师傅的操作手法,并辅以自身竞赛心得,将赛场经验转化为保安全的生产实践,从预判速度到平稳联挂,经过上百次的试验验证,他最终总结出了预判车速、精准控距、分级缓解、动态调整、稳钩确认的“挂车精准制动五步法”。如今,班组应用此工作法后实现挂重钩“零态化”、挂轻钩“常态化”的效果,车钩维修成本降低40%。
除了在减缓设备日常磨耗控制生产成本上花心思,谢林宏还在日常工作中开动脑筋,钻研提效增能的驾驶技巧。在集团公司畅通“2.0”工程推动实施过程中,如何提高调小机车的运用率,加大编组站的疏解能力,释放枢纽通道保障运输畅通的问题就引发了他的思考。
无论是调乘机车司机还是调乘指导司机,谢林宏探索的心一直未变。他通过作业写实的方式,对机车摘挂过程中的操纵方法进行改良,尽可能压缩机车停轮时间。
除了在机车退峰转线过程中,调整提速手柄达到作业要求速度外,谢林宏还通过观察机车充风总风缸的压力是否下降,以及空气流量是否为0,判断风压状态,减少“充风时间”,最大限度地提高机车运用效率。
在调乘班组长的淬炼之路上,努力奋斗
“身上有股用不完的劲儿。”是大家对谢林宏的统一印象。身边的很多同事都开玩笑地说:“他这么年轻就拿了集团公司和国铁集团技能比武的名次。”谢林宏仅仅是微微一笑,他深知,作为一名铁路青年,自己的奋斗之路才刚刚开始。
在担任调乘指导以来,谢林宏不仅注重自身业务的学习,他还带领班组成员开展“每日一案例”学习,提升班组整体业务技能水平。他先是自学《内燃机车应急故障处理指南》,后又带领班组成员模拟演练32次,成功指挥处置设备故障36起,其中8次在列车密集编组时段化险为夷,为编组站枢纽畅通作出了积极贡献。
梅花香自苦寒来,谢林宏在平凡的岗位上,用踏实认真、勤学苦干、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诠释了铁路青年职工的责任和担当。如今,他既能以硬核技能驾驭钢铁巨龙,也能用炽热初心点亮千里铁道,不断用奋斗在西南铁路书写青春华章。
(黄鹏 劳动时报全媒体记者 胡大方)赢正通
淘配网官网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